四步驟消化情緒

目錄

親愛的朋友們,新年地震頻傳,大家還好嗎?

高鐵延誤、許多人回家團聚時,被地震晃醒…這些受到驚嚇或衝擊的情緒要如何消化呢?

地震與情緒的連動

地震是板塊推擠的自然現象,撞擊後釋放的能量需要被疏散和釋放。

人的心靈也是如此,過度敏感、過度反應是一種困擾,相反地,慣性屏蔽情緒衝擊的波動,也會讓身體失去原有的流暢柔軟,身體變成隱藏未爆的高壓板塊,不是一觸即發,就是過勞耗損。

地震勾出的深層不安全感,往往與生存有關,更連結了台灣人的集體傷痛記憶,無論是九二一大地震,或是三三一大地震、2024年的花蓮地震…

許多平時被掩蓋的深層恐懼,在此時會被抖落出來,此刻正是面對的好時機。

如何陪伴情緒?

讓我們從四個簡單步驟開始:

1.辨識情緒名稱

當地震來臨時,感覺焦慮、恐懼或緊張時,試著給這些情緒一個名字。例如:「我感到緊張」或「我感覺擔憂」。當情緒被清楚地命名,它的力量也會隨之減弱。

2.感知身體位置

閉上眼睛,掃描身體,找到感覺最強烈的地方。也許是胸口緊縮、肩膀僵硬,或者胃部微微不適。

感受它們的重量、軟硬、溫度,試著給它們一個代表強弱的分數,這可以幫助我們安定。

3.允許情緒流通

將手輕輕放在這些有感覺的位置上,深呼吸三次,送入意念:「我感覺到你了」。

這是一種允許和回應,讓身體不需用更強烈的感覺來爭取注意。

4.觀察身體變化

幾分鐘後,觀察剛才有感覺的部位是否變得輕鬆些了。即使只有微小的改變,也是一種釋放,代表你做對了。

與親友一起練習,傳遞安定的力量

當你的家人或朋友也因地震感到不安時,試著和他們一起完成這些步驟。

不需要過多的解釋或分析,從身體具體地聆聽和回應,足以帶來巨大的支持。

地震雖然帶來擾動,但也讓我們有機會和身心重新連結,重建一份安在的力量。

花園在此陪伴大家,在震盪中學習更深切有效的自我照顧,啟動自我修護療癒力,走向更輕鬆幸福的自己。

延伸閱讀

本文作者

小渱老師

情緒花園創辦人

情緒花園創辦人,長期投入專業花晶療癒師的養成訓練。提供公司團體、社群及個人支持輔導,協助每位學員成長蛻變,找回力量、幸福和自由。

推薦您立刻訂閱

情緒花園電子報

  • 立刻獲得14天免費自我療癒課程
  • 不定期獲得花晶療癒知識
  • 取得第一手花園熱門課程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