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你放不下?其實不是愛,而是身體感官、認知的錯覺

當我們在關係中一再付出,卻總是感覺受傷,這真的是愛嗎?還是我們早已被「付出=愛=責任」的認知綁架,迷失了自己的界線?

愛,還是安全感?為什麼你放不下?

一位學員面對先生的外遇與惡意指控,內心滿是困惑與掙扎。她曾經認定這是「家」,但她真正放不下的,或許不是這個人,而是內心對家的渴望。這不是愛,而是身體記憶的誤植。

當我們把對安全感的需求投射在伴侶身上,就像剛出生的小鴨認定第一眼見到的對象是母親,這種「銘印效應」讓我們深陷其中,無法輕易抽離。

身體深深記得這種依戀感,誤以為這種依戀就是愛,其實這是我們的生存本能在尋求安全依附,當我們學會給予自己更全面的照顧,才能看懂依戀和愛不同。

你的退讓,換來了幸福,還是失衡?

在關係中,我們常被教育要「忍讓、體諒、理解」,但這真的是維繫幸福的方式嗎?

先生晚歸、不顧家庭,她選擇「妥協」。

婆婆無理要求,她選擇「壓抑」。

關係失衡,她選擇「付出更多」。

然而,一再退讓並不會換來愛,只會讓關係更失衡,因為你默認了自己可以這樣被對待。

你以為的「付出與善良」,其實是無法設定界線

當你的內在沒有足夠的力量去守護自己,頭腦就會開始找藉口:「誰的婚姻不是這樣?忍一忍就過去了吧?」但真的是這樣嗎?

學員的先生出軌,卻反過來控訴她,甚至要求她支付贍養費。她明明知道這是不對的,卻依然糾結、內心受傷,很難直接反擊,因為她從小被教育要「溫良恭儉讓」,從未學會如何為自己設定健康的界線。

愛的真相:健康的關係,是雙向流動

你的付出與善良,應該有分辨力。

你的愛,應該是雙向的流動,而非單向的消耗。

你的情緒,你可以負責,但不代表你要為對方的行為買單。

學員的蛻變:自我負責,放下束縛

學員說:「感謝有花園的課程,還有我自己的努力,主要還是有老師們持續的陪伴和家人的無條件支持,不是官方語言,是出自真心,我才能長出力量、認清真相。」

在這段難熬的過程中,因為花園療師團隊的共同支持,學員認出自己在關係中的付出,其實只是投射與交換。

越能看懂真相,以及自我照顧能力越強,脫困速度越快。

當我們拉高自己的視野,看見整個局面,就能從舊有的關係模式中解脫,重新建立健康的親密連結。

「感情中總是覺得被忽視、不被理解,或是努力了卻還是不快樂嗎?」

關係幸福來自清晰的自我認識,以及對內在需求的照顧,這恰好是許多人從未學習過的能力。

如果你正在經歷關係困境,或想學習更好的相處模式,六月份北中南的一日生命支持工作坊,將幫助你理解和真正照顧自己的內在需求,轉化關係品質,重建幸福與力量。

▉情緒花園擁有
5000+ 天療癒實務經驗
5000+ 位海內外學員個案見證
1500+ 堂花晶療癒線上及現場課程
支持你從自我修復到務實的轉化蛻變!

六月份北中南各一場生命支持工作坊,支持你打破關係設限,學會輕鬆有力量的溝通方式,成為自己和他人生命中的支持者。

名額有限,→立即報名←,讓你的關係煥然一新!

本文作者

小渱老師

情緒花園創辦人

情緒花園創辦人,長期投入專業花晶療癒師的養成訓練。提供公司團體、社群及個人支持輔導,協助每位學員成長蛻變,找回力量、幸福和自由。

推薦您立刻訂閱

情緒花園電子報

  • 立刻獲得14天免費自我療癒課程
  • 不定期獲得花晶療癒知識
  • 取得第一手花園熱門課程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