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累時請擁抱自己,搭配3個觸碰身體訣竅,紓壓愛自己

文章目錄

擁抱自己是每人每日都可以輕鬆進行的內在會晤,是一場與自己相愛的旅行。

為何擁抱自己、觸碰身體如此的重要?

溫柔的觸碰,會刺激皮膚下的壓力受器,活化皮膚中的神經,並觸發大腦獎勵中心,指示身體的療癒系統傳遞正面的感覺和安全感。讓心率減緩,產生放鬆的感覺,並減少血液中循環的壓力荷爾蒙,達到深層、有效,且持續力強的抒壓效果。

而身體也代表我們的內在小孩,是潛意識的展現。專注、有品質觸碰身體,就是陪伴內在小孩最好的方式。觸碰身體的品質,也反映出我們認為自己「值得」被對待的方式。

當一個人學會輕柔專注的擁抱自己、觸摸身體,哪怕每天只有早晚五分鐘,都可以建立內在被愛的記憶,自然會顯現在我們建立的每一份關係,包括夥伴關係、親密關係、事業關係與金錢關係上。

過去通過和學員分享觸摸身體搭配花晶帶來的深層轉化,支持超過 3000 位學員的心靈與關係成長。他們往往會驚訝於如此單純的方法,為何可以達到如此深層的蛻變?

因此,今天我想與你分享「擁抱自己、觸摸身體的3個技巧」。

透過今天的練習,我希望能讓大家能更清楚的去暸解,該如何觸摸自己的身體,從而照顧並擁抱自己的情緒。

案例:長期情緒遭受忽視,容易陷入低潮,無法自拔

今天想帶給大家一個,容易不安、長期陷入低潮狀態的個案。

我認識一個上班族王先生,他常常忙於各種會議,經常忘記吃飯,甚至感覺不到自己肚子餓,也不會口渴,可以長時間不上廁所不喝水不進食的忙工作。

長久下來,他的腸胃開始有腸躁症、便秘和毒素過多導致的皮膚問題,一直到身體抗議時,他才就醫看病,卻忽略根源的原因,其實是和自己內心與身體的同步失聯。

而他的內心也長期處於孤單缺陷的狀態,由於家人之間感情的疏離,他從小沒有和他人建立親密連結的經驗,唯一的成就感來源只有工作,雖然在工作上取得良好的表現,卻很難以享受一個人獨處的生活。

只要沒有伴侶的時期,就會更寄情於工作,而一旦進入親密關係,就會非常容易焦慮、需要大量的關注和肯定,又因為過度努力而造成反效果。

這一切的根本原因都是因為王先生來自一個情感忽視的家庭,因為家裡孩子多,沒有一個成人可以支持他探索自己的心情和感受。

成年之後他也習慣用外在成就來肯定自己的價值,對他人的情感也很難適切的關心和回應,因而內心缺陷與人的關係停在表面友好,卻無法觸及內在的渴望。

技巧一:擁抱自己、觸碰身體,要像樹葉落在水面

在觸碰身體的技巧中,其中一個技巧是「手碰觸身體,就像樹葉落在水面一般輕柔」。

它的意思是手碰觸到身體時的重量極為輕巧,不會讓身體感知到任何壓力,更不會造成肌肉攣縮或反彈。

之所以會有這個說法,是因為一般人對自己的觸碰,極少帶著細微的覺知。

許多與自己的身體和心靈失聯的人,習慣找比較痛的按摩師傅才會「有感」,這是因為習慣封閉、切斷細微的感受,以目標導向的生活著,也習慣追求外在成就表現,疏於觸碰自己細微的感受,這也反映和自己關係較為疏離。

觸碰時,像樹葉般落在水面的做法

在觸碰身體時,要達到像樹葉落在水面的境界,我們可以練習深深呼吸,先屏息3~5秒鐘,然後很慢的吐氣,先這樣做3~5次,讓全身肌肉先放鬆。

然後持續觀察自己的呼吸,只要能維持這個韻律,注意力會開始進入比較細微的感知,也可以注意到自己的手和身體碰觸的部位,是輕柔的還是沉重的?

新手要進入這個境界,可能會碰到一些難處,像是沒有體驗過輕柔的觸碰,習慣快速、僵硬和用力的觸碰,跟身體也沒有連結的經驗。

手法輕柔但不要屏住呼吸

為了要輕柔,就變成屏住呼吸、更僵硬的小心把手放在身上,這樣的觸碰絕對不會舒服,而且因為屏住呼吸,可能會更急促的換位置,導致觸碰的體驗更差。

碰到這些困難時,不用擔心,我們可以尋找一個有經驗的療癒師,讓她做一次身體的療程,體驗專注、輕柔的觸碰,讓身體記憶這種被關心、被溫柔對待的感受。

人無法給出自己沒有的經驗,當被專業療癒師做過一次、兩次… 慢慢就可以複製這樣的經驗,自己練習溫柔專注的觸碰自己了。

技巧二:擁抱自己,觸碰的力道要少於五公克

「力道要少於五公克」跟「要像樹葉落在水面」是很類似的,它同樣都是指手觸碰身體的力量要非常輕柔,只是具體的指出大約是五公克的重量,約莫等於一小匙鹽的重量。

之所以要這樣做,是因為對身體無感,對心靈必然無感。

訓練呼吸與感知提高覺察

如果可以持續訓練自己的呼吸,訓練自己的感知,可以覺察到手觸碰身體的力道,也會慢慢觀察到身體每時每刻接收所有意念、想法產生的細微反應,而可以更敏銳的覺察自己內在的變化。

相反,如果在觸碰身體的過程中,力道過大可能會造成筋膜擠壓和肌肉攣縮,雖然當下可能用痛覺轉移原本因為沾黏緊繃而痠痛僵硬的不適感,但是很快又會回到原狀,放鬆的效果只有當下而已。

讓力道少於五公分的做法

而要保持力道少於五公克,我們可以每天多次在全身關節淋巴輕敷花晶、花霜,維持氣脈暢通,並且常常觀察自己的呼吸,以及身體緊繃、僵硬或不舒服的地方,當我們的感知越精細,力道自然可以收放自如。

<h2技巧三: 完全沈入的觸碰,才能擁抱自己的心

至於「完全沈入」這個觀念,它的意思是手接觸身體的時候,兩者是完全融合的,不會因為小心翼翼怕太大力而浮在身體表層,這樣的觸感會是不穩定也不舒服的。

當一個人的關節是暢通輕鬆的,手觸的力道可以輕柔,而且毫不費力,自然可以完全融入、貼合在自己或他人的身體上。

我們會需要完全沈入,是因為這樣的碰觸品質是完全合一的,才會帶來深層的連結和寧靜。

如何達致完全沈入?

要達到完全沈入的狀態,我們可以先把花晶花霜敷在關節淋巴,以及橫膈膜、肋骨整圈,讓身體可以流暢的呼吸,輕柔的轉動關節。

保持深深呼吸,把注意力放在手和身體接觸的部位,感受兩者之間的觸感,要進入這個狀態的你,可能會因為沒有體驗過真正有品質的碰觸,而難以摸索想像。

要解決以上的問題,我們可以找一位專業的花晶療癒師,先體驗過被有品質的觸碰,並且落實每日的自我照顧,每次的照顧都只需要三五分鐘,但是輕柔專注,帶著呼吸和觀察。久而久之,自然可以在與人接觸時帶有這樣的品質。

 

結論:從今天開始擁抱自己,每天早晚各5分鐘的療癒時光!

透過今天介紹的「擁抱自己、觸碰身體的3個技巧」,我希望可以幫助你開始在日常生活中,運用三五分鐘的時間觀察自己的呼吸和身體。

落實輕柔、專注觸碰自己的親密連結,從而改變身體的記憶,開始可以進入更細微、深層的感知,跟自己更親近。

過去,我一直致力於支持學員和個案透過花晶的陪伴來輕柔專注碰觸身體,藉此改變內心的孤寂、無助、害怕和無力感。

若你在觸碰身體的過程中,有不知如何著手,或者做了卻不知如何觀察、如何持續的困擾,都可以透過公益服務、line社群來聯絡我們,或者直接報名課程,透過上課學習來實際體驗。

我會透過實際操作帶領,或者線上語音、文字的方式支持你開啟與身心連結的大門。

如果你想更深入的了解,歡迎訂閱情緒花園電子報

參考資料

註解 1:恆河猴實驗

註解 2:身體記得:創傷及創傷治療的心理生理學

註解 3:解鎖:創傷療癒地圖


分享本篇文章:

澳洲花晶國際培訓導師:倪英渱

專長為協助學員洞察身體型態與情緒模式的交互作用,清理在親密關係、家庭和金錢、事業中重複卡關的深層驅動力。

透過當下身體呈現的情緒阻塞,運用高頻花晶能量深入帶領轉化功課,清理身體紀錄的舊模式,協助學員重建自我價值、生命力和幸福的體質。

更多精選文章

感情裡總是遍體鱗傷?3 個方法幫你找回內在力量

你是否在感情中感到付出未被珍惜?這可能源於「過度付出」的模式。過度付出是為了交換價值感,忍讓則源於對自身價值的不自信。要重拾愛的力量,首先要認清內在模式,停止受害循環。其次,透過調整身體頻率,穩定內在能量場,影響周圍的人。最後,建立支持系統,與理解你的人同行。記住,你無需犧牲來證明價值,你本就值得被愛。

Read More »

停止內耗!光速離開受害者角色的關鍵

情緒與身體緊密相連,情緒會影響身體,身體也會反映情緒。透過疏通身體,可以釋放情緒,進而更清晰地看待事件。所有事情的發生,都是為了幫助我們理解自己的人生劇本。覺察、陪伴並允許情緒的存在,才能看清情緒背後的觀點,進而調整自己的人生劇本。轉念不能停留在頭腦層次,而是透過身體的釋放,讓自己回到平衡。

Read More »

三步驟安頓情緒衝擊

發現情緒波動時,可先深呼吸,接著,透過簡單三步驟安頓身心:1. 擁抱抱枕代表情緒,感受身體變化。2. 輕撫心口,深呼吸,想像吸入溫暖的光,吐氣時釋放悲傷。3. 將手放在有感覺的部位,用意念與身體對話,如「悲傷是可以的,我陪你」。

Read More »

澳洲花晶國際培訓導師:倪英渱

訂閱情緒引導電子報
更多精選文章

感情裡總是遍體鱗傷?3 個方法幫你找回內在力量

你是否在感情中感到付出未被珍惜?這可能源於「過度付出」的模式。過度付出是為了交換價值感,忍讓則源於對自身價值的不自信。要重拾愛的力量,首先要認清內在模式,停止受害循環。其次,透過調整身體頻率,穩定內在能量場,影響周圍的人。最後,建立支持系統,與理解你的人同行。記住,你無需犧牲來證明價值,你本就值得被愛。

閱讀全文 »

停止內耗!光速離開受害者角色的關鍵

情緒與身體緊密相連,情緒會影響身體,身體也會反映情緒。透過疏通身體,可以釋放情緒,進而更清晰地看待事件。所有事情的發生,都是為了幫助我們理解自己的人生劇本。覺察、陪伴並允許情緒的存在,才能看清情緒背後的觀點,進而調整自己的人生劇本。轉念不能停留在頭腦層次,而是透過身體的釋放,讓自己回到平衡。

閱讀全文 »

三步驟安頓情緒衝擊

發現情緒波動時,可先深呼吸,接著,透過簡單三步驟安頓身心:1. 擁抱抱枕代表情緒,感受身體變化。2. 輕撫心口,深呼吸,想像吸入溫暖的光,吐氣時釋放悲傷。3. 將手放在有感覺的部位,用意念與身體對話,如「悲傷是可以的,我陪你」。

閱讀全文 »
本周熱門文章

三步驟安頓情緒衝擊

發現情緒波動時,可先深呼吸,接著,透過簡單三步驟安頓身心:1. 擁抱抱枕代表情緒,感受身體變化。2. 輕撫心口,深呼吸,想像吸入溫暖的光,吐氣時釋放悲傷。3. 將手放在有感覺的部位,用意念與身體對話,如「悲傷是可以的,我陪你」。

閱讀全文 »

花園會客室EP.37 學了療癒,然後呢?

本集探討了如何將療癒融入生活,並強調自我覺察、照顧身體與心靈的重要性。 節目中也談及療癒師培訓的過程和目標,並分享了對「資格」和「承諾」的理解,以及在面對大眾批評時的應對方式。

閱讀全文 »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