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獲得換工作的勇氣?先克服 2 大跨出職場舒適圈的挑戰課題!

文章目錄

許多人會抱怨公司、老闆及職場現況,想換工作、轉換跑道,卻總也沒有換工作的勇氣,甚至會找方法合理這個問題,但就是不敢跨出職場舒適圈。

當人長期在職場中並未感受到成就感,無法發揮自己的天賦和專業,常常感到挫敗、匱乏,身體也會感到疲憊、沉重或是僵硬,甚至會產生身心疾病。

我們都要意識到,某些舒適圈其實並不舒服, 這只是熟悉或安全,但並不適合自己。

可能基於過往失敗的經驗,身體留下這樣的記憶,也可能因為缺乏安全感,很想改變卻不相信自己。

其實,只要找出癥結點,滿足潛意識需求,就能擁有換工作的勇氣、跨出職場舒適圈。我們才能發揮真正的天賦,找回成就感與自信心,讓自己有更大的成長性。

過去,我曾輔導超過 3000 位個案和學員,協助過上百人處理換工作不安的問題。

透過今天分享「2個課題讓你獲得換工作的勇氣」,希望能幫助大家從生命的底層需求照顧自己,獲得離職的勇氣,從而重新站起來探索職涯。

獲得換工作的勇氣前,該先理解潛意識的需求

人的潛意識,最底層要追尋的需求有兩種:安全感與愛。

什麼是安全感與愛的需求?

  1. 生存安全:生存、經濟、身體等讓你可以活下來的安全感。
  2. 愛:這是更底層的需求,而「被愛」裡面又包含了:被理解、被肯定、被尊重、被接納、被聆聽等期待。

當我們理解潛意識都在追求生存安全和愛,就可以看懂多數情緒背後所隱藏的動機。

當發覺自己始終都在追求生存安全和愛時,就可以直接滿足這種底層需求,而不會糾結在表面的期待,遲遲無法看清癥結、做出有效的改變。

我們在職場上缺乏安全感跟愛,會帶來什麼影響?

當我們在職場上缺乏安全感、感到生存壓力時,往往會有行動上的拖延,心態上躊躇不前。

就算工作即將完成,也會自我打斷,不斷白忙來讓自己困在原地,持續感受挫折和無助感。

而潛意識缺乏愛,則會伴隨職場關係上的問題,包括主管、同事、客戶等等。

在內在的表現上,無法自我肯定,非常需要外界的認同,評價和意見,沒有或不敢表達自己的主見。

於是常常處在混亂、恐懼,也會有退縮、過度配合或過分堅持自己想法的情形,這些都無助於成長和工作上的實質進展。

擁有換工作的勇氣困難一:缺乏職場生存安全感

所有人都需要安全感,它也跟我們在原生家庭累積的生命力、活動力、幸福感有關。

而對應到職場的生存安全感,最重要的就是經濟和資源上的支持。

當人在同樣的職場中長期工作,往往已擁有某程度的資源、人脈、經驗值, 也累積到一定程度的金錢,雖然未必喜悅舒服,可能沒有成就感,壓力很大,卻能滿足最基本的需求, 也就是社經地位上的獨立。

在職場上缺乏安全感時,身體會出現什麼反應?

在職場上有生存壓力,缺乏安全感時,身體容易:下半身水腫、濕氣重、氣淤、氣喘、過敏、胸悶、肩頸緊繃、腰背部疼痛、頭痛、睡眠品質差、記憶力和專注力下降等症狀。

面對各種人際或工作問題時,通常只能以慣性模式應對,比如:討好、委屈求全、壓抑情緒,其實心裡不認同現狀。

長久下來容易情緒不穩定,也會轉而用指責跟不帶任何感情,理智得近乎冷漠的態度處理各種問題。

當我們持續用上述模式應對問題,會感覺越來越不快樂,導致生命力耗弱、沒有動能、了無生趣,覺得人生無望,一切都只是徒勞。

當內心感到無助又不知如何解決,只能用其他方式來滿足自己,比如:非理性的消費、胡亂飲食、酒精成癮等等。如此才能支持自己繼續這份工作,內心更感空虛痛苦,身體也開始出現各種毛病。

若是想在職場上消除不安全感,你需要直接從身體落實照顧。

舉例來說,當我們觀察到下半身越來越水腫、身體沉重,可以用花晶敷在膝蓋和腳踝、腰椎,讓身體感到能量流動,獲得更多力量。

這時,身體開始有動力驅動自己,不再受制於過往經驗,有勇氣調節目前的狀態。

案例說明:覺察自己、離開不安全的職場,才能活得豐盛!

舉例來說,我有位學員在同一職場工作長達20多年,看起來工作穩定,經濟無虞。

做任何事總有份責任感的她,習慣配合老闆的加班要求,也常處理別人不想做的工作,但在升職加薪時,老闆卻不會想到她,對工作提出意見也很少被採納,在職場默默付出卻很少為自己爭取權益。

長期感受不到成就和價值,讓她產生很大的情緒壓力,變得不喜歡工作。身體出現下半身水腫,自律神經失調等身心症狀, 不得不靠藥物維持正常生活。

作為父母早已過世的單身女性,面對生存的不安全感,她很想離開職場卻無法做出任何改變,只能讓自己長期處在崩潰的邊緣。

當她開始運用花晶療癒,透過持續照顧身體,讓身體得到能量。代謝功能恢復應有狀態,身體不再滯水,長期失眠和情緒不穩定的情況開始好轉,慢慢地也不需依靠藥物。

同時,她學習覺察自己,不再逃避情緒,逃避自己,也學習如何跟自己好好相處。當身體不再沉重,內在也開始有動力為自己做出改變。

受困多年動彈不得,透過這樣的自我療癒,她終於擁有換工作的勇氣,在50歲時離開這份工作,開始為自己而活。現在的她依照自己的興趣工作,活得精采,豐盛,更活得自在喜悅。

擁有換工作的勇氣困難二:缺乏職場被愛的安全感

職場愛的安全感特別會在職場人際關係,像是老闆、同事、客戶的關係中顯示出來。

這些關係模式包括:完全遵從老闆,相挺同事,信任客戶等等。這些行動都來自人際交流中的友善、信任和愛,也需要相信自己是會被接納、支持、信任、肯定和照顧。

在職場上缺乏愛時,身體會出現什麼反應?

當身體出現以下狀態,就可能代表我們在職場上缺乏愛,像是:胸腔緊縮內凹、不自覺的肩膀高聳、僵硬、駝背、上半身厚重或緊窄,下半身水腫、下腹部鬆軟或是特別突出。

女性朋友也常伴隨婦科或泌尿系統問題, 比如:肌瘤、囊腫、經期疼痛或反覆感染等。

當身體出現前敘反應或症狀,代表在人際互動中,我們會隱藏自己的想法、壓抑情緒,越來越無法表達,也感受不到外界的一切。

面對很多自己不想或不喜歡做的事,也無力為自己發聲,只能繼續委屈吞忍,或是產生情緒失控,暴衝等狀態,身體與心靈互相影響,此時就更難相信自己是會獲得支持、認同、肯定和照顧。

要讓自己在職場上不再缺乏愛的安全感,我們可以從照顧身體開始做起。

重點放在胸腔、下腹、腰部等地,用花晶加上花鑰霜, 塗抹這幾個位置。

當我們把注意力放在手和身體接觸的部位,每天只需5分鐘,感覺與身體靠近,感受這份呵護和愛。內在本有的安全感自然會從心裡升起,讓自己充分感受到。

案例說明:察覺可以信任自己,才能挺起胸膛面對權威!

這裡也分享一位學員的故事,她的專業能力很強,從小母親對她比較嚴格,她特別在意母親的評價和肯定,也把這樣的應對模式帶到職場,總是期待獲得外界對她的認可與肯定。

她對自己很沒有自信,無法直接有力的表達自己對工作的想法,害怕做錯事、說錯話,不相信自己是有能力的,工作上很難獨立作業,很需要權威人士的帶領或指導。

每當被質疑或感覺到不被信任時,她下意識會拱起肩膀, 胸口向內縮,說話的音量降低到讓人聽不見,似乎要把自己變透明,讓自己不會成為被評價的目標,除此之外她也有長期泌尿系統的感染問題。

當她從自己的身體看見這份恐懼的背後是缺乏愛的安全感,明白到自己期待被愛、信任與支持。

她學習用花晶照顧身體,開始意識到面對壓力時身體的緊縮、駝背和無力,也察覺到可以信任自己,勇敢站出來為自己發聲,表達心裡真實的感受和想法。

雖然還是會怕做錯,怕自己不夠好,但面對老闆或權威的質疑,終於可以挺起胸膛表達,現在的她能夠獨當一面,長年的婦科問題也改善許多。

 

結論:滿足潛意識的安全感,才能獲得換工作的勇氣

透過今天有關「2個課題讓你獲得換工作的勇氣」的介紹,希望可以幫助大家從落實照顧身體開始,獲得換工作的勇氣。不會因為力量不足,身體虛弱,沒有動力而無法做出改變。

當身體獲得自己的全力支持,就可以自由地發揮天賦本能,能夠自我肯定,獲得成就感,真正收穫自我實現的充實和滿足。

過去我一直致力於協助學員和個案,透過觀察身體並且用花晶照顧身心來滿足潛意識的需求,若你在轉換職場的過程中,有猶豫不決,不知如何進行,害怕失敗等等的困擾,可以透過粉專私訊或是參加公益諮詢、透過公益社群來找我,或是參加課程。

我會透過線上語音或視訊、現場活動帶領,在諮詢時帶領你從身體問題著手,化解造成轉換職場阻礙的根本原因。

如果你想更深入的了解,歡迎訂閱情緒花園官網,我會提供最符合你需求且適合的方式協助支持你。

參考資料

註解 1:轉職思考法 :唯有「隨時能換工作」的人, 才能獲得自由

註解 2:心理安全感的力量 :別讓沉默扼殺了你和團隊的未來!

註解 3:「還有明天?」 工作不安全感對員工的差異性影響

註解4:一張圖表秒思考 :換工作、要開店、想存錢、不瞎忙

註解5:逃, 是我贏的方式 :不斷換工作的職場逃兵, 如何變成連鎖餐飲大老闆?

註解6:成長性思維學習指南

註解7:解身體的鬱

註解8:身體知道答案 


分享本篇文章:
澳洲花晶國際培訓導師:倪英渱

專長為協助學員洞察身體型態與情緒模式的交互作用,清理在親密關係、家庭和金錢、事業中重複卡關的深層驅動力。

透過當下身體呈現的情緒阻塞,運用高頻花晶能量深入帶領轉化功課,清理身體紀錄的舊模式,協助學員重建自我價值、生命力和幸福的體質。

本文共同作者

Sofia老師
更多精選文章

感情裡總是遍體鱗傷?3 個方法幫你找回內在力量

你是否在感情中感到付出未被珍惜?這可能源於「過度付出」的模式。過度付出是為了交換價值感,忍讓則源於對自身價值的不自信。要重拾愛的力量,首先要認清內在模式,停止受害循環。其次,透過調整身體頻率,穩定內在能量場,影響周圍的人。最後,建立支持系統,與理解你的人同行。記住,你無需犧牲來證明價值,你本就值得被愛。

深入閱讀>>

停止內耗!光速離開受害者角色的關鍵

情緒與身體緊密相連,情緒會影響身體,身體也會反映情緒。透過疏通身體,可以釋放情緒,進而更清晰地看待事件。所有事情的發生,都是為了幫助我們理解自己的人生劇本。覺察、陪伴並允許情緒的存在,才能看清情緒背後的觀點,進而調整自己的人生劇本。轉念不能停留在頭腦層次,而是透過身體的釋放,讓自己回到平衡。

深入閱讀>>

三步驟安頓情緒衝擊

發現情緒波動時,可先深呼吸,接著,透過簡單三步驟安頓身心:1. 擁抱抱枕代表情緒,感受身體變化。2. 輕撫心口,深呼吸,想像吸入溫暖的光,吐氣時釋放悲傷。3. 將手放在有感覺的部位,用意念與身體對話,如「悲傷是可以的,我陪你」。

深入閱讀>>

澳洲花晶國際培訓導師:倪英渱

領取 14 日自我療癒課程
    更多精選文章

    感情裡總是遍體鱗傷?3 個方法幫你找回內在力量

    你是否在感情中感到付出未被珍惜?這可能源於「過度付出」的模式。過度付出是為了交換價值感,忍讓則源於對自身價值的不自信。要重拾愛的力量,首先要認清內在模式,停止受害循環。其次,透過調整身體頻率,穩定內在能量場,影響周圍的人。最後,建立支持系統,與理解你的人同行。記住,你無需犧牲來證明價值,你本就值得被愛。

    閱讀全文 »

    停止內耗!光速離開受害者角色的關鍵

    情緒與身體緊密相連,情緒會影響身體,身體也會反映情緒。透過疏通身體,可以釋放情緒,進而更清晰地看待事件。所有事情的發生,都是為了幫助我們理解自己的人生劇本。覺察、陪伴並允許情緒的存在,才能看清情緒背後的觀點,進而調整自己的人生劇本。轉念不能停留在頭腦層次,而是透過身體的釋放,讓自己回到平衡。

    閱讀全文 »

    三步驟安頓情緒衝擊

    發現情緒波動時,可先深呼吸,接著,透過簡單三步驟安頓身心:1. 擁抱抱枕代表情緒,感受身體變化。2. 輕撫心口,深呼吸,想像吸入溫暖的光,吐氣時釋放悲傷。3. 將手放在有感覺的部位,用意念與身體對話,如「悲傷是可以的,我陪你」。

    閱讀全文 »
    本周熱門文章

    花園會客室EP.25 偷看名人天賦

    本集「職業天賦藍圖」分析工具,探討個人天賦與能量的關係,並指出當能量不足時,即使擁有天賦也難以發揮,而提升能量可以幫助個人突破限制,更有效地運用天賦。

    閱讀全文 »

    花園會客室EP.34 「同意」之後是「臣服」…嗎?

    本集討論臣服的重要性,並指出臣服需要安全感和與更大力量的連結,才能消除內心的恐懼和身體上的緊繃。建議反思日常生活中受到的幫助,以體會人與人的連結,關注影響圈的重要性:也就是專注於自己可以控制的部分,而不是關注自己無法控制的外部因素。

    閱讀全文 »

    讓自己對所有角色出入自由

    太嚴肅也一定會太用力,認真解決問題絕對會把問題當真,也無法站得比問題更高一些,看見全局。所以偶爾的逸出軌道是必要的,大事有原則,生活上每一分鐘都能重新選擇的自由度也是必要的。

    閱讀全文 »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