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修行,不是壓抑情緒感受,而是如實地回到自己

空性,是每個人的本質。我對各宗教保持開放探索的態度,關心它們如何引導人走出苦難。隨著接觸加深,我的感受不是走向抽象高遠,而是逐步回歸到生活與身體的真實體驗。

繞過身體的修行,很容易落入「頑空」。「空」是一種破除執著、超越對立、解脫自在的境界,如果沒有真正從身體化解,反而用概念來抓取「空」,就變成了另一種執著。

執著空性的人,常常屏除自己的情緒感受,但未必真正溶入、化解,而是站在抽離的角度,認為七情六慾跟身體感受都「無意義」、「虛無」、「一切都是空」,於是墮入一種冷漠、消極、與生命脫節的狀態。

這正是修行上很常見的迷失。

「空性」是每一個人圓滿俱足的本質。

只是當身體裡塞滿了過去未釋放的記憶,那些舊有的情緒會不斷重播,既感覺不到空性,往往只在混亂、疲累、警戒和壓抑中打轉。

沒有被清理的記憶,就像一個個未完結的情緒迴路,不斷浮現,讓我們卡在舊模式裡出不來。

療癒不是「幫」一個人「變好」,而是帶他重回完整的自己。

辦了十年的療癒師培訓,擁有超過兩百位種子學員,我想分享的核心本質:

沒有人可以「療癒」別人,我們只能透過自己的完整,來支持他人看見自己在動盪破碎中,依然可以找回希望和力量,就算體驗不到,但那一份完滿無缺的本質,一直都在。

我們負責搭一座橋,他人負責走向自己,重新體驗到自性的圓滿創造力。

這不是口號,而是真實會發生的事情。當一個人願意開始觸碰和感覺自己、開始好好呼吸、在吸與吐之間擁有觀看自己的空隙,他的神經系統會開始改變,內在的修復力就會啟動。

那不是我們「做了什麼」,而是他的靈魂在回家。很多人之所以無法感受,是因為害怕停下來。他們不敢讓感覺流動,因為裡面有太多恐懼、太多過往的情緒,害怕被淹沒。

真正的療癒,不是來自施予,而是來自「與自己親近」。

情緒不是障礙,是空性的入口

很多人誤以為情緒是修行的阻礙,但其實情緒是一股浪潮,允許湧現就能換來空間。

我遇過不少修行者,身體卻充滿壓抑:肚子很大又硬,能量阻礙不流動。誤以為斷絕七情六欲就能清淨。

情緒是身體的自我保護裝置,是人性層面的自然能量。如果不允許自己有情緒,只會卡在頭腦的教條裡。

達賴喇嘛曾開玩笑說他「對一隻不聽話的小鳥生氣了」。他用這個例子讓大家知道:情緒是可以來,也可以走的。問題不在情緒本身,而在我們怎麼對待它。

所以不是斷除情緒,而是如實承認:「此刻的我擁有情緒。」

然後帶著慈悲,陪伴每個身體氣脈卡住的地方。對自己慈悲,才是真正的修行。

真正的療癒,是和來訪的生命共同學習

每個來找療癒師的人,都有一個內在的召喚。有人想放鬆、有人想體驗、有人出於好奇,但更多時候,是有某種內在召喚——想找回真實的自己,想活出不再被壓抑的樣貌,想活出自己的熱情與天賦。

我們要做的不是「幫」他想解決什麼,而是支持他從聆聽身體開始,聽見心裡的聲音。

我們的療癒方式,不是靠說服或暗示,而是帶他從身體出發——透過安頓神經系統、允許情緒流動、覺察自我認定,讓一個人真正「理解自己」,進而支持和發展自己。

當一個人沒有健康完整的「我」,就不可能體驗到不需要有「我」。

如果你讀到這裡,也許你正走在這條路上。請記得——你不需要變得更好,才值得被接納。

你本來就很好。

那些看似困擾你的部分,正在等著被你看見。那一眼,就是療癒的起點。

這段話如果你也有共鳴,歡迎你留言分享、或轉發給你關心的朋友。

這條路,我們一起走,也一起學會:不批評或拯救,只是看見我們內在是相連的。
我們是同一個創造力的不同展現。

本文作者

小渱老師

情緒花園創辦人

情緒花園創辦人,長期投入專業花晶療癒師的養成訓練。提供公司團體、社群及個人支持輔導,協助每位學員成長蛻變,找回力量、幸福和自由。

推薦您立刻訂閱

情緒花園電子報

  • 立刻獲得14天免費自我療癒課程
  • 不定期獲得花晶療癒知識
  • 取得第一手花園熱門課程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