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有人在問:「當疾病反覆纏身,連帶影響心情的時候,該怎麼消除憂鬱?」、「該如何成為健康的人?我要如何保持健康?」
事實上,有這些疑問很正常。
我們每天都會不斷接收到各種感官傳來的訊號,但極少真正去關注它們。這些訊號裡面,有些是因心理因素而產生的,並且會越來越強,等訊號強烈到被我們發現的時候,多半已經成為身體上的症狀或是疾病。
透過這篇文章,我想與你分享身心一體的概念,以及如何捕捉這些身體發送出來的細微訊號,希望能幫助大家達成身心平衡與和諧,從而都能保持健康。
推薦你延伸閱讀:三大誤區讓理財方法無效?99%人不知:身體決定金錢模式!
案例:吃苦耐勞超時工作,陷入生病、失眠迴圈
先跟你分享一個真實故事。
小優在一家上市公司擔任行政部門的小主管,平時負責總務工作,雖說是主管,但經常必須自己處理許多工作業務。
而公司因為長期人力不足,因此當主管看到小優吃苦耐勞又負責任,跟同事相處還算融洽,又會主動幫助其他人解決工作上的問題,於是要求小優也要支援其他部門的業務。
小優形同一個人做三個人的工作,加上主管的工作與責任,常常忙到沒有時間好好用餐,延長工時更是常常便飯。
龐大的工作量與壓力讓小優越來越沒有耐性,特別看到同事忙裡偷閒或時間一到準時下班,心裡更不平衡。
後來,小優的工作能力與態度受到主管的肯定,由於組織的調整,小優被調到稽核部門,原本以為能夠卸下部份重擔,沒想到這份工作需要檢核公司各部門的業務,也要不斷與同事溝通,小優開始遇到許多質疑和挑戰,讓她備受挫折,身心俱疲,產生失眠的問題,伴隨頭痛、胸悶、胃痛這些症狀出現。
小優開始嘗試各種方法,想讓身體健康、改善失眠的問題,他開始吃香蕉、燕麥、吞維他命、也使用安眠藥,但仍然無法解決失眠的問題,反而造成腸胃的負擔,體重上升,身體也開始腫脹、沉重。
長期的失眠、睡眠品質不佳,加上看到自己的容貌體態變差,小優非常焦慮,時常莫名的暴怒或恐慌、情緒低落、莫名的悲傷。無法保持健康之下,工作也受到影響,忘東忘西,無法集中注意力,導致不斷出錯。
對自己要求很高,一向很在意自己工作表現的小優,因此情緒更不穩定,除了主管開始質疑小優的工作態度及能力,周遭同事也對小優有很多批評。小優覺得自己每天都活在混亂與痛苦當中,看不到希望。
跟小優相似的案例其實很普遍,現在我想與你進一步解析背後的原因,以及如何調整。
想保持健康的第一步:了解身體所有的症狀都是心靈的呼求
只要心裡的感受沒有被聆聽,身體便會承接,進而產生像下半身的腫脹沉重、胃部的緊繃疼痛、頭痛、失眠等等症狀。
事實上,身體與心靈是相關聯的,人們卻常常用外在原因合理化身體的症狀。比如:胃部感覺鼓脹,脹氣嚴重,會解釋為吃太多不消化;肩頸的長期沉重或疼痛,會解釋為姿勢不良;失眠會歸咎壓力太大、咖啡喝太多等等。
但其實這些症狀的背後,都有其相對應的心靈呼求需要被了解。
以小優為例,她如果有這層認識,就可以從長期的失眠看到自己的焦慮,進而理解焦慮背後是恐懼。恐懼自己無法符合主管的期望,對其他同事造成負擔,害怕成為一個會被討厭的人,成為一個無價值的人。
如果你有類似小優的狀況,可以嘗試以下三個小技巧,理解身體症狀對應的心靈呼求:
- 技巧一:承認身體的感覺,好奇感覺背後的心情變化,對自己的心情保持好奇。把這個心情與身體感覺都當成是住在身體裡的一個小孩,正在透過身體的症狀與問題讓自己能夠注意到它。
- 技巧二:試著融入身體感覺,問自己真實感受到什麼情緒?這個情緒對自己來說熟悉嗎?上一次有這種情緒是什麼時候?找到自己最真實的感受,問自己一直以來害怕什麼?這個重複出現的情緒背後,內在最深處渴望的是甚麼?
- 技巧三:給自己一個時間與空間,觀察身體的感覺,用手輕輕敷在身體特別有感覺的部位,深呼吸,送入一個意念:「我感覺到你了」。
這些症狀與情緒都不會是第一天發生,一直以來我們渴望某種滿足,但是這份渴望從來沒有被真正聆聽。
在嘗試過程中,有幾個細節你需要特別注意:
- 注意事項一:不要把身體症狀當成問題,急著使用藥物把這個訊號關掉,除非這個症狀已經嚴重影響生活,否則不用直接處理症狀,而是找到症狀背後的心靈需求。
- 注意事項二:不要因為害怕面對真實的感受,刻意忽略這些身體的症狀,不斷用忙碌工作、照顧他人需求等等來逃避。
上述方法的好處,是可以靠自己獨立完成,只是需要花時間摸索。
若只是針對單一症狀想要快速找到答案,可以尋找適合自己的花晶療癒師諮詢,能夠更清楚這些身體症狀背後代表的意義。而若想深入且全面了解「身體症狀對應甚麼心靈的呼求」,也可以直接報名療癒師夥伴培訓。
除此之外,情緒花園正持續把這些專業知識變得更好理解,並透過網站跟社群做分享。想快速獲取相關資訊,管道有三:
- 管道一:透過情緒花園官網,用右上角的關鍵字查詢功能,找到相關文獻。
- 管道二:加入情緒花園匿名公益社群,透過提問知道這些症狀背後需要覺察的方向。
- 管道三:加入情緒花園官方Line帳號,直接申請免費療癒諮詢。
推薦延伸閱讀:身體會影響人際互動關係?4招與痛苦的人際關係絕緣!
想保持健康的第二步:時刻聆聽身體的訊號
「持續聆聽身體的訊號」是指把注意力從外面移回自己身體,時刻觀察與感受身體的物理變化,比如:輕重、冷熱、鬆緊、軟硬、酸麻、痛、癢、大小等等這些狀態的改變。
身體是一個巨大的接收器,承載與紀錄一個人從小到大的經驗,身體時刻如實回應我們的情緒和心念,如果忽略身體必定也會忽略心靈,所以要時刻聆聽。
以小優為例,她可以在感覺到自己緊張、焦慮的時候,停下來深呼吸,同時感受自己的身體,比如:胃是否特別緊繃?呼吸的深度?肩頸、腰部、腳部是否特別僵硬、沉重?頭部的感覺等等。
若你也想時刻接收身體的訊號,可以嘗試以下作法:
- 作法一:停下來觀察自己的呼吸,呼吸的深度,身體的物理變化,嗅覺的感受。
- 作法二:從視覺與觸覺觀察身體。身體外型的變化,包括色澤、線條。透過觸覺感覺自己的身體,皮膚是光滑還是粗糙?肌肉是鬆軟還是有彈性的?
- 作法三:透過食物覺察身體與情緒的改變。比如:特別想吃甜食,反映內在渴望被保護、關心;嗜吃油炸食物,反映內在有批判和攻擊;辛辣的食物反映內在需要提振或情緒需要宣洩。
為了讓效果更好,你可以搭配以下小技巧:
- 技巧一:觀察呼吸時,由鼻子慢慢吸氣大約五秒,閉氣三秒,再由嘴巴緩緩吐氣。閉氣是非常重要的一環,主要是讓大腦保持專注與警醒。
- 技巧二:無論感覺到身體的甚麼,都用感官的描述帶自己回到當下。比如,「我感覺到胃緊繃、灼熱」、「我感覺到肩膀沉重」等等。
- 技巧三:經常反覆練習觀察身體,經常練習會使我們更敏銳於身體的細微反應。
然而,過程中,有幾個細節你需要特別注意:
- 注意事項一:感覺到身體的變化或感受時,不要太快用慣性或經驗法則做判斷、下結論、合理化這些感受。
- 注意事項二:無法感受到身體的變化,或無法明確形容這個感受也沒有關係,不要受限在感受的名詞或形容上面,只要單純的感受即可。
推薦延伸閱讀:發洩情緒真的有用嗎?3大情緒流動誤區,讓你無法療癒內在小孩
想保持健康的第三步:回應身體來照顧心靈
我們要明白身體的訊號都是心靈發出來的,當我們願意回應身體時,也代表我們對自己有更多的耐心和愛,開始能夠回應內在的呼求與需要,如此會建立一個根植於身體的安全感,讓內在更加穩定。
身體如果能夠時刻被回應,內在就有足夠的能量,我們與外界的互動、人際關係、工作表現就不會是基於生存恐懼或失去愛的恐懼,而能夠聚焦在當下穩定與清晰的做出選擇和判斷,並且為這個選擇負責,更不會時刻落入受害無助的情緒,各方面效能都可以更好。
再以小優為例,她可能觀察到自己感覺焦慮、緊張、壓力很大的時候,總是很快速用餐,想要節省時間,胃也特別緊縮。
可以先從這些地方開始調整生活作息與方式,分配工作的優先順序,多用黃色系的花晶,如:財運之星、三號花晶等,照顧胃部、肋骨及橫膈膜的緊繃,讓集中在胃部的壓力能夠流動、平衡繼而能夠放鬆。
若你也想「回應身體來照顧心靈」,可以嘗試以下作法:
- 作法一:每天早晚五分鐘,練習以輕柔的方式擁抱自己。
- 作法二:只要感受到身體有物理變化,就用手輕輕敷在這個部位,融入感受、陪伴身體。
- 作法三:依據常常出現的身體的感受,調整作息及重新分配時間,並建立一個適合自己的簡單運動習慣。
為了讓成效更好,你可以搭配以下小技巧:
- 技巧一:集中注意力在手與身體接觸的地方,同時有意識的呼吸。
- 技巧二:把身體花晶和光子花鑰霜混合成一瓶萬用霜,早晚五分鐘,敷在身體的五個關鍵點,包括顳顎關節、鎖骨、腋下、膝蓋和後腰命門處。
然而,過程中,有幾個細節你需要特別注意:
- 注意事項一:陪伴身體的過程中,如果感受到情緒,請允許這些情緒的流動,不要試圖逃避、掩蓋。
- 注意事項二:照顧及陪伴身體不需要花很長時間,時間太長注意力反而分散,簡單、易行、持續做最重要。
推薦延伸閱讀:疲累時請擁抱自己,搭配3個觸碰身體訣竅,抒壓愛自己
結語:想保持健康,要先能正視身體!
總結來說,身心是一體的,能夠把越多的注意力拉回到身體,就能夠有更多機會能夠時刻照顧心靈。當身心同時被照顧陪伴到了,內在就能夠更安穩平衡、保持健康,對外的關係、工作都會有更好的展現。
透過今天分享的由身體連結心靈,身體與心靈和好更具體的方法,我希望可以幫助你達到生活更喜悅、放鬆、平衡。
如果你想開啟第一步,可以先嘗試每天至少一次,閉上眼睛,專注呼吸,把注意力移到身上,以身體掃描的方式由上而下或由下而上都可以,感受身體各個部位有甚麼感受。
過去,我一直致力於協助學員和個案透過觀察身體,理解身體症狀都是心靈的語言,同步照顧身心來改變整體能量。
若你遇到身體有症狀,想要保持健康,而不知道其代表的意義,可以先訂閱情緒花園電子報
,藉由後續的陪伴與支持都可以協助你更進一步了解。
我們會推出更多線上課程或電子報與會員專屬音頻引導來支持與陪伴,協助你練習跟自己的身體更靠近,學習如何聆聽與回應身體的訊號。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