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述
常捨不得花錢、無法大方,聽過所謂「金錢需要流動」,也注意到是自己的安全感不夠。其實伴侶或家人很願意為我付出,我也很感謝,但反過來要為了伴侶、家人,甚至自己花錢時,縱使表現得大方,心裡卻在意不已,我試著理性說服自己「不可以這樣」,但就是無法什麼都不想。
掏出錢的那個瞬間,察覺到自己多少有抗拒,也會有個想法是「為何是我掏錢?」或者是「其實我不太想出錢」類似這樣五味雜陳的內心糾結遍佈全身;這是自身哪一個環節出了什麼問題嗎?該如何處理或改善呢?
老師分析
其實我們有很多對錢的觀點,只是我們沒有明確意識到,這些觀點可能來到我們生命很久了,我們也不記得,更不知道是怎麼來的。
然而當我們可以看得到自己心裡面這些小氣、不大方、吝嗇等等情緒,這種坦誠,會帶我們去看見自己對金錢到底有什麼樣的觀點。
例如說:我覺得賺錢是辛苦的,我覺得錢永遠都不夠;或是我覺得錢拿出來就沒有了,我就變少了,我就不安全了;或者是常常覺得不公平,為什麼都是我在付出等等。
覺察方向
可以自問,第一,我對錢有什麼看法?第二,這個觀點是依循了生命中的誰對金錢的觀點呢?
請你先問自己,再去感受,當你有這個觀點的時候,身體哪一部分會有不舒服的感覺?想像當你拿出錢來時,身體的哪邊是緊的?還是重的?還是忽然無感了?範圍多大?
光用這樣的方式,就可以從身體去陪伴那個不舒服的感覺。
每個人對金額的觀點都會帶來一些感覺,這感覺又會落在身體,所以同步去找到我們對金錢的觀點,找到它的來源,用身體直接陪伴,它會慢慢的被消融。
你也會開始接納:或許我對金錢有一個慣性的緊縮,我就是沒辦法那麼大方,你是否也可以同意自己的現狀呢?現在的我對金錢是不夠大方的,那又如何?
當我們可以覺察到自身對金錢的觀點,我們也能夠透過身體陪伴在我們付出金錢時,內心的那份感受。
推薦您立刻訂閱
- 產品諮詢和購買建議請洽 花園療癒師,獲得最完整詳盡的使用服務!
- 本站刊載內容,除著作權規定不得為著作權之標的外,未經本網站所有人允許,不得任意複製、引用。如需引用,請聯繫本站所有人。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MADE WITH ❤ 檸檬知識創新